智慧就在转身一瞬间

首页 > 教育新闻 > 新闻阅读存档/2016-05-05 / 加入收藏 / 阅读 [打印]
梁雨菲 绘

    肖瑜是石家庄振头小学六年级的一位班主任,有着26年教龄的她,从当教师第一天起就梦想着做一个能尽自己的本分又很快乐的老师。她尝试使用各种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,但与学生不良行为的对抗渐渐占据了她的工作,明知方法有不健全的地方却找不到原因,一种无力感挥之不去。直到2014年春接触到儿童技能教养法,“我开始了一场‘温暖的修行’!”一次在北京举行的“芬兰儿童技能教养法大型论坛”上,肖瑜感慨地说。

    “儿童技能教养法”是芬兰家喻户晓的心理治疗师和培训师、焦点解决大师本·富尔曼和他同事创建的。儿童技能教养法的魅力就在于它基于这样一个认知:孩子通常没有什么问题,只是有尚未掌握的技能。

    欲解决问题,先不谈问题

    在论坛上,富尔曼告诉大家,在孩子们的成长发展过程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行为问题或情绪困扰,如大喊大叫、咬指甲、攻击别人、怕说话、沉迷于电脑游戏等,常常令家长和老师很困惑。问题严重时会去寻求咨询师、医生及心理医生的帮助。医生在讨论孩子有什么问题,心理学家和家庭问题专家常说,孩子的问题通常是环境造成的,如家境、父母养育的方法,大家都会把孩子的问题归咎到家长的头上。因为有这样的认识,每当孩子出现问题,家长就相互埋怨指责,难免出现“责备风暴”。这种现象也会出现在学校里,被老师请到学校的父母首先想,是不是老师对孩子不公、其他孩子对自己孩子不好。

    大家都在谈论父母或孩子做错了什么,而几乎没有人在寻找解决方案上花时间。孩子一有问题,父母就习惯性地寻求专家的帮助。专家会给孩子们做些检查,然后推荐一些治疗方法。谈论孩子的“问题”常常使家长感到尴尬,他们通常要关上门躲在屋里面才能跟老师或专家谈论这些问题。老师指责妈妈没把孩子管好,妈妈回家指责爸爸都是你的错,爸爸指责孩子你怎么这么不争气……大家陷入指责的怪圈。

    孩子们一般不喜欢大人公开谈论他们的问题。对他们来说,有问题就表示有什么地方不对了,这让他们感到羞耻。

    如果孩子遇到问题,每个人都觉得没有什么办法了,很快孩子自己也觉得没什么办法,别人也帮不了他。换句话说,这种“孩子的问题很难克服”的悲观认识会影响到孩子,他会想:“我就这样了,没什么办法了。”

    可是,如果跟孩子谈论需要学习的技能就不一样了,学习技能没什么可羞耻的。孩子们知道,每个人都需要学习技能,而且学习技能并不意味着他有什么不对的地方。学习技能可以是一件让孩子引以为骄傲的事。对孩子这样,对家长亦然。家长也愿意谈论孩子要学习的技能,而不是孩子需要克服的问题。

    儿童技能教养法的基本理念就是:解决现存问题最好的方法,是让孩子学会某种能帮助自己克服这个问题的技能。孩子有问题通常是因为尚不具备某种技能,而一旦掌握了这个技能,问题也就消失了。

    人们有了正确的行为方式,自然就摒弃了不好的方式。富尔曼说:“跟孩子或者家长谈论要学习的技能而不是要克服的问题,能够让大家用更为建设性和更容易合作的方式来解决孩子的问题。谈论要学习的技能比谈论要克服的问题容易得多。”

    学习新技能,解决老问题

    家长们一定注意到,当你对孩子说:“不要吵吵了!”“不要玩儿饭!”“不要打同学!”通常都不太奏效,有时孩子反而干得更来劲儿。于是,用上打、骂、没收玩具等惩罚手段,带来的是孩子的抵触、愤怒和不想改变。对某些问题,家长甚至找到医生借助药物治疗却收效甚微。

    在富尔曼看来,每一个问题背后都有一个需要学习的技能,掌握了这个技能,问题就会消失。如果能够直接告诉孩子你希望他们做什么,而不是不做什么,那么孩子更容易服从。他没有被指责的感觉,也就没有抵抗的需要。

    儿童技能教养法一共有十五个步骤,首先是把问题转化为要学习的技能,即“技能认定”。父母或老师跟孩子一起看看,克服某个问题需要学习一个什么技能。如果能够预见,孩子一旦掌握了某个技能问题就会消失的话,这个技能就算找对了。但是,透过问题找到需要学习的技能并不一定是简单的事。对大人来说,“技能认定”本身也是一项技能。

    在寻找可以帮助孩子克服问题的技能时,有这样一个原则:技能是要学会做什么(正确的),而不是停止做什么(错误的)。谈论问题会让人有羞耻感,所以没有人愿意公开谈论。学习技能就不一样了,这是一件可以引以为自豪的事,因为每个人都需要学习技能,包括大人。

    如果孩子夜里尿床,他要学习的技能不是停止尿床,而是夜间起床去上厕所,或者学会憋尿到早上再解手;如果孩子穿衣服磨磨蹭蹭,他要学习的技能不是停止磨磨蹭蹭,而是迅速地穿衣服;如果孩子边吃边玩,他要学习的技能不是停止玩食物,而是规规矩矩吃饭……

    上面列举的是比较简单的问题,比较容易找到要学习的技能。像注意力不集中、自我意识差、缺乏自尊等就是比较复杂的问题。如果只把一个复杂或巨大的问题转变为一个要学习的技能很困难,大人需要先把大问题分解成一些小问题,再把这些小问题逐个转化为要学习的技能,再一个一个地去学习。

    拿“注意力不集中”来说,实际上它是诸多具体而细小问题的统称,如果把这些小问题转变为相应的要学习的技能,就能拉出一条清单:

    能够在一个地方呆上一阵儿;

    能够听别人讲话而不插嘴;

    能够在队列里等待直到轮到自己;

    能够在课堂上发言时先举手;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富尔曼想要强调的是,技能不是让人不做错事,而是要把事情做对。富尔曼发现,如果能够直接告诉孩子你希望他们做什么,而不是不做什么,他没有被指责的感觉,就更容易服从,也没有抵抗的必要。当孩子看到大人考虑的是他们需要发展的技能时,更愿意信任大人,会觉得大人是站在他们的立场为他们着想。从“不做什么”转换到“做什么”,它着眼于“怎样才能做得更好”,而不是纠缠于“为什么”。

    从“只看好事”,到“忍住火气”

    富尔曼对儿童技能教养法的设想是,它应该非常直观并容易理解,不仅可以用在孩子身上,而且老师和家长等也可运用它并从中受益。石家庄振头小学的肖瑜老师希望将这个方法用到学生身上,为了对这个方法了解得更深入,使用起来更顺手,也在自己身上做了尝试。她发现自己不快乐的原因是总是看到孩子们身上的各种问题,很少看到优点和好事,所以,她把第一个小技能确定为“只看好事”,无论孩子们的问题和缺点有多么多,先去看他们身上的优点和好事。

    班上有个火爆脾气的孩子叫小丰,打架骂人是家常便饭,脾气一上来不管不顾,妈妈的教育方法除了打骂还外加针扎。有一次,同学们在班上纷纷控诉小丰的劣迹,小丰正要发火,没想到肖老师说:“小丰是个优秀的孩子,有丰富的知识积累,对事情的看法有时具有哲学家的素质……”正当小丰窃喜,“可是”,肖老师话锋一转,“你刚才对同学们的态度无法得到大家的尊重,你想让大家对你的印象好一些吗?”小丰本以为肖老师要批评他,“你需要学习一个技能,愿意尝试一下吗?”小丰机械地点点头。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,小丰找到了自己要学习的技能——当有人激怒自己的时候忍住火气,他给这个技能起了个名字:东洋忍者,魔法宝贝是忍者神龟。

    确定了要学习的技能后,同学冰冰用表演的方式故意冤枉小丰拿了她的铅笔盒。在儿童技能教养法中有一个做法就是,在确认了要学习的技能之后请孩子们表演,是为了让孩子知道有了这种技能在实际生活中该怎么表现。因为冰冰演得太逼真了,小丰气得瞪圆了眼睛,同学们一遍遍地喊“忍者神龟”提醒他,小丰最终忍住了,博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。

    学习技能的第二周,同学小卓惹到了小丰,小丰抡起凳子要砸他,这时有不少同学喊“忍者神龟”。小丰楞了一下,把凳子摔到地上。肖老师看到了这一幕。当时肖老师的心沉到了谷底,对小丰失望的情绪犹如潮水般涌上来,但她强作镇定,没有采取任何措施。她对自己说:“没关系,看到好的变化才会有信心继续前进。”

    下午放学,小丰被叫到办公室。“我看到你拿着凳子要砸人”,小丰等着老师的狂风暴雨,“可我还看到你让凳子在空中停了一秒。那一秒多么宝贵啊,说明这个技能在你的心里成功了,我看到你很想忍住对不对?”这时小丰的泪水忍不住了。

    又过了三天,小源与小丰发生矛盾,想用凳子砸小丰。小丰没有像往常那样去夺凳子,而是往后退了一步说:“别惹我,我忍着呢!”同学们也在喊“忍者神龟”。小丰被叫到办公室,肖老师问他是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的,小丰说:“我当时是想发火来着,但我觉得试试不发火会怎么样。”肖老师问:“不发火的感觉如何?”小丰说:“心里挺舒服,感觉挺好的。”

    掌握了不发火的技能后,小丰还陆续学习了顾全大局、幽妈妈一默、向懒惰宣战等技能。肖老师也继续学习自己的技能:坏事变好事、无条件信任、不可爱的更要爱……

    富尔曼的信念是:“孩子们生来具足资源,他们能够克服自己的困难,能够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。我们的职责不是解决他们的问题,而是欣赏他们的天赋,为他们的创造力注入活力,这样我们就可以尽力做到不干扰孩子的成长之路了。”

众议 

    这是对儿童的一种尊重

    这种方法的核心是建立在对儿童信任的基础上,是对儿童生命的一种尊重。这对我国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。

    我们常常想尽各种办法消灭儿童存在的问题,让他们的发展成长步入我们预定的轨道,但结果常常是旧的问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。因此,教育往往陷入一个愈想解决反而愈不能解决的恶性循环的怪圈。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,像“儿童技能教养法”所倡导的那样,学着寻找一种好的“技能”去解决这些问题,顺势而道,教育不就“柳暗花明又一村了”吗?

    (山东省济宁邹城市中心店镇老营小学 张学炬)

    知错还得会改错

    当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行为时,不能一味地批评和指责,而应该帮助孩子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,掌握纠正错误行为的技能。

    一旦孩子掌握了这些技能,就能避免错误行为的反弹,形成“防火墙”。教师和家长就要善于帮助和指导孩子形成相关技能,这些技能将会让孩子终身受益。

    有的学生为何“屡教不改”,不是因为孩子不想改,而是没有改正错误、脱离困境的技能。不施教一些改正错误的技能,孩子往往“知错而改不了”。

    (江苏省泰兴市特殊教育学校 常建文)

    转化问题生的新途径

    有的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,成为名副其实的问题生。如何转化他们,大都是头疼治头、脚痛医脚的做法。儿童技能教养法成功破解这一难题,提出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时先不谈问题,而是先学习一种技能,掌握这种技能,问题就会消失。

    这是一种解决问题生的新方法。学生出现不同的问题,要学习不同的技能,做到对症下药。这里所说的技能不是让人不做错事,而是把事情做对,这一理念对学生是一种精神引领和教育,发挥正能量,开辟了转化问题生的新途径。